作为媒体融合的首批省级试点,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在“合”与“融”的探索实践中,坚持修养人才生态,激荡人才“活水”,为媒体深度融合蓄能。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,媒体优势焦点是人才优势。
作为媒体生长中最活跃、最能动的因素,媒体人如何在融合中,继续讲好故事、通报好声音?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的谜底是:推动传统媒体人才转型,打造一支专业人才队伍,进一步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流传力和影响力。学习“赋能”,推感人才由“单一型”向“全媒体型”转变在媒体从简朴“相加”到深度“相融”的历程中,迫切需要的是媒体人的“转型升级”。他们必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变化,举行全方位“自我革新”,完成由单一型人才向多元型、专家型、全媒型人才的华美转身。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建立之初,有记者274人。
他们多数是各平台深耕多年的主干精英,但长时间的“单线作战”,也让他们在新闻领域偏于一隅,难以在融合期快速进入“角色”。为尽快“盘活”这些存量人才,塑造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全媒体队伍,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通过“外学先进、内树标杆”的方式,把专家请进来、把典型树起来,加速推进人才素质结构的转型优化。每周一期的“融媒大课堂”成为张家港媒体人开拓视野、增长知识、磨炼技术的“熔炉”。
从2019年6月以来,人民视频、今日头条等平台的行业精英、资深专家先厥后中心作专题授课。如《人民日报》资深摄影记者雷声,泛论了在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该如何坚守与转型;梨视频机构媒体运营总监刘立耘则聚焦“融媒体时代的流传理念创新”现场教授短视频攻略等。此外,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还组织报纸、广播、电视、新媒体等平台的业务主干“坐堂授课”,分享新闻写作、新闻摄影、主持技巧等方面的实战履历、心得体会,通过身边典型“传帮带”,推动传统媒体人才转型。
今年疫情形势趋稳向好后,该中心又组织并制定“融媒夜学”课堂计划,以“夜间课堂”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融媒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。据统计,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在近一年时间,摆设了30余次课程,6000余人次接受培训。
这一系列的学习培训,为人才源源不停地注入能力提升的“营养剂”,让他们快速适应融合流传的生长趋势,逐渐具备综合素质能力,掌握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差别内容的采写技巧和出现方式。实践“促能”,磨炼适应融合趋势的“全媒妙手”在人人都是流传者、记载者的全媒体时代,传统媒体人才的转型贵于专、贵于精。对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媒体人而言,在有富厚知识储蓄的前提下,如何充实展现所学所知,成为融媒的“行家里手”,唯一的途径就是新闻实践,在实践中磨练能力、发现不足、补足短板。
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顺势而为,将疫情防控阻击战、沪苏通铁路开通等新闻现场作为“练兵场”,提升记者“融”的意识、磨炼记者“融”的技术,一场以“四力”教育实践为主题的“大练兵”在张家港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,一大批记者深入下层一线,运用报、台、网、端、微等全媒体资源,筹谋推出了许多有内在且高质量的全媒体新闻产物。今年年头,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生长重大决议部署,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冷静应对,时刻研判形势,强化宣传联动,“报、台、网、端、微、抖”各平台综合运用直播、文字、图片、短视频等形式,迅速占领了当地舆论的制高点,生产出了一批又一批受众喜闻乐见、权威高效的新闻产物,累计刊播公布防疫稿件5000余条,总阅读量达4000万人次,其中阅读量10万+的新媒体“爆款”产物16个、原创公益海报和公益贴片2100余条次、短视频140余条;H5产物4个,到场近80万人次。
今年7月,在沪苏通铁路开通之际,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开设《圆梦腾飞 高铁来了》专题,创新制作报纸专版、公益海报、系列报道、深度评论、短视频,鼎力大举营造铁路开通后张家港“走出去”“迎进来”的火热气氛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中心还与央视、荔枝云等平台开展联动直播,实现了“三个首次”,即首次实现了网络直播车与电视转播车的多讯道串并联,首次实现了电视、广播、网站、App、微信、抖音等多平台的同步直播,首次实现了包罗现场演播区、启用仪式区、探站点位、站台点位、无人机点位等五个点位的直播切换。直播当天,在线寓目人数超26万。
一次次从上而下的“大练兵”,进一步磨炼了张家港媒体人的“四力”,也让他们的全媒体思维获得有效激活,泛起了可喜的“化学反映”,他们不再以单一的文字或者视频来呈示自己采写的新闻作品,而是成为了“跨界”记者。在报纸、广播、电视、微信民众号、“今日张家港App”等多个平台上,新闻以差别的“身影”展现,实现了流传价值的最大化。政策“激能”,构建人才创新创优的优质“生态圈”为引发宽大媒体人的潜力,练就一支精悍的队伍,举行一定的创新优化是必不行少的。在融合之初,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就努力探索考核机制、分配制度的革新,坚持公正公正原则,科学设置绩效评分尺度,通过在编人员实行档案治理,打破编内和编外人员的身份差异,进一步在收入分配上体现多劳多得、优绩优酬的准则,最终实现人尽其才。
为引发记者到场一次收罗、多种生成、多平台流传的努力性,2019年8月,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专门制定了《多平台发稿激励措施》,通过数量、质量的双重考核,对记者跨平台、多平台发稿给予专项奖励。在政策“红利”的激励下,中心上下形成了多元配套、竞争有力的激励格式。
电视台、电台等平台记者的名字时常见诸报端,纸媒记者的身影、声音也常在电视、广播等平台出现。据统计,《多平台发稿激励措施》实施至今,有90%以上的记者都获得了奖励,在很大水平上引发了记者主动创新的努力性,引发了他们蕴含的无限潜力,在举行新闻采写时越发有灵感,而且信息也变得比力顺畅了,他们对新闻的感知力也大大增强。
推动媒体深度融合,是一项困难的任务,必须抓好人才的造就事情,努力建设一支有责任感有继承的人才队伍,讲好中国故事,为融媒体事业做孝敬。随着媒体融合程序越来越快,融媒体从业人员与之相匹配的整体素养也越来越高,这就要求融媒体中心不停缔造学习培训时机,创新考核激励机制,促进传统媒体人才顺利转型。
本文来源:爱游戏官网-www.minrunjk.com
Copyright © 2009-2021 www.minrunjk.com. 爱游戏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:ICP备62385586号-7